close

一、緒論 

    

      禪宗美學是佛教文化中國化之後的美學體系。它以自己獨特的美學範疇以及思想體系,不但豐富了中國古典美學寶庫,自宋朝由佛教東傳至日本,對日本文化思想上影響極深。

      本文將探討禪宗美學在日本發展至今,從生活觀深入了解影響日本的美學意識以及造形藝術、文學音樂、建築、舞台藝術……等,如何創造出日本人獨特的設計美學的最底蘊與本質。

 

二、文獻探討 

 

2-1禪宗美學

   

       禪宗之“禪”又稱為本地風光、本來面目、自見本心等等。這個“禪”不是傳統禪學中的“靜心思慮”之意。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指出:“本來面目乃是一個最深的內在或自我的或本來生命”(鈴木大拙《禪與生活》,光明日報出版社,1986出版,第196頁。),可見,禪即生命,  禪宗美學即生命、生活美學。

 

 

2-2 日本的美學意識

    

       支撐日本美學意識的是禪宗的思維,產生了「閑、寂、簡、素」的藝術,它看似平凡又不顯眼,不注意的話,根本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,但如果平靜下來,用去去觀賞,就能發現它無止盡的深邃。

      《美的日本式完成中》中提到最高境界的美學意識是「枯寂」。所謂枯寂是指「放下我執,與萬物相連、偉大、靜謐的態度」日本之美在其精神性遠超越物質性。「枯淡」則是只萬物不變的質樸,能表現出物體的本然。日本民族美學意識的根本特質,有閑寂、遊戲性,自由性,特別是「反相稱性」也就是非合理性的喜好。譬如:不同於色調強烈的西洋畫,日本畫是以簡素枯淡的精神表現為最高境界。

 

 

 

  

  

  

 

三、探討

 

3-1 簡素、枯但的生活觀

   

       禪學傳入日本後,日本人對於簡素生活或枯但境界逐漸賦予肯定的意涵。「簡素」的意識開始萌芽,並注入在生活文化中。「枯淡」是一種美學意識,強調與對象保持距離,看待事物要有客觀反省的態度。

3-2留白的造形藝術

   

      受到禪學中「虛空」的影響,日本造形意識講求留白,留白的本質是藝術的縮小化將多餘的部分去除,只朝骨幹的本質力求精進,例如:留白庭園在庭院中有許多留白,一是配置各種材料的實體部分,一是保持平衡的空白部分,留白不祇留下一塊空地而已,日本風土表現的特色是把心情寄託於雲霧飄邈望不見的彼岸,去體會蓄餘的滋味生起追求幽玄的念頭。

3-3禪淨雙修的庭園建築

 

      中國禪宗的發展情形,呈現出禪淨雙修的趨勢。日本在中國宗教影響慣例下,必具禪淨雙修的思想特色,亦可算是中國禪風之影響範圍。淨土思想在日本庭園中的表現,平等院的鳳凰庭阿彌陀堂,因淨土思想著重在勤誦唸讀佛教經典,以求早登極樂世界,因此平等院即為淨土思想之表現。另外的金閣寺「阿彌陀堂法水院」亦為淨土思想之代表,而金閣寺本身亦被稱為「淨土庭園」。另外,日本庭園造園要素中,有相當多的島元素,也往往是淨土思想的象徵。如銀閣寺錦鏡池中的「錦鏡地」和「白鶴島」,天龍寺方丈庭園中的「龜島」「立石島」「鶴島」,金閣寺中的「葦原石」「淡路島」「出島」等,皆有淨土思想之意象,但不可諱言的是某些島名具有濃厚的民俗信仰意味,只是依照庭園池中之島的整體陳設佈置構想,仍可勉強稱之為淨土思想的表現。較為特別的是南禪寺南禪院庭園中的「心字島」,為一心型的島嶼,傳達了禪宗以心傳心的最高境界,所以藉由心型之島的陳設,將禪淨雙修的精神生動表現出來。

 四、結語

 

      為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, 日本將禪宗美學融入特定的社會、文化背景中,並使這傳統文化得以延續與傳承。他們將禪宗的理念納入現代環境設計的構思中, 並將這種美的意識昇華, 以此來尋求形式上的突破。日本人己將禪宗美學意識中"""",深深地融入到日本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層面中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參考文獻

 

南博著《日本人論》

李佩玲著《和風浮世繪:日本設計的文化性格》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hui03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